-
闫静水力学及河流研究所
个人简介:
姓名
闫静
性别
女
出生
年月
1980年8月
职称
副教授
毕业
学校
河海大学
专业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13913974268
电子邮箱
yanjing@hhu.edu.cn
研究方向
明渠紊流力学,河流动力学,河流演变
获奖情况
[1] 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含植物河道动力分区理论及物质输移机制》,教育部
[2] 2022年度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训”校级优秀结题项目指导教师,项目名称:《植物柔性“生态坝”在南方城市河道的适用性与布置研究》,河海大学
[3] 2020-2021年度河海大学优秀班导师,河海大学
[4] 2020-2021年度河海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河海大学
[5] 2021年河海大学讲课竞赛三等奖,河海大学
[6] 2021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自由设计类三等奖,获奖项目:《非恒定流自动跟踪量测系统》,教育部
[7] 2020年首届长三角高校教师自制力学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二等 奖,获奖项目:《河流综合阻力测定教学实验系统》,江苏力学学会
[8] 2017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平原河流水沙运动 模拟测控成套技术与应用》,江苏省人民政府
[9] 2016年优秀引进版图书,《河流演变学》,中国出版协会
[10] 2015南京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论文题目:《Determining drag coeffici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odelling of turbulent flow with submerged vegetation》,南京市政府
[11] 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大型实体模型水沙测控技术与应用》
[12] 2012年度河海大学优秀班导师,河海大学
[13] 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含植物明渠水流阻力及紊流特性的实验研究》:江苏省教育厅
[14] 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平原河流水动力 理论及防洪安全技术创新与实践》,江苏省人民政府
个人简历
主要成果
2002年获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士学位,2008年获河海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水力学及河流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水利水电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国际水利学会会员,江苏省水利学会会员,江苏省力学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水资源国家安全中心研发人员。任《Water Resources Research》、《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informatics》、《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水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水电能源科学》等期刊审稿专家。
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明渠紊流力学、河流演变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围绕各项同性紊流、植物条件下明渠水流阻力、紊流结构和泥沙运动进行系列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河海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子题多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SCI、 EI检索18篇,出版译著《河流演变学》,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科技成果鉴定2份。获2008、201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南京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2021学年河海大学优秀班导师,2020-2021年度河海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9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等。
主要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植物条件下明渠紊流KH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植物明渠流动分区及特征尺度研究》(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植物条件下明渠紊流拟序结构和紊流类型研究》(主持)
[4]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科研经费项目青年项目《含植物明渠水流紊动结构及拟序结构研究》(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型水利工程影响下下游交汇流河道演变响应及规律研究》(主要参加人,排名3/10)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涉河工程群对河流演变的累积效应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主要参加人,排名3/10)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动水条件下河湖泥沙对磷吸附/解吸规律和机理研究》(主要参加人,排名2/10)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植物河道紊流结构及泥沙运动、污染物扩散输移机理研究》(主要参加人,排名3/10)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平原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输运作用机理及环境调控》(主要参加人,排名6/20)
[1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植物条件下的水沙运移规律研究》(主要参加人,排名3/8)
[11] “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河网水动力系统与安全》(参加人)
[12]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专题《河道和湖盆稳定性维持的临界条件》(参加人)
[13]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涉河工程群对河势及防洪累积影响研究》(主要参加人)
[14] 主要参加省级科研成果培育项目《水沙运动模拟测控成套技术成果培育》
[15]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项目《河口挡潮闸泥沙防淤减淤策略研究》主要参加人)
[16] 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植被河流中物质输移特性研究》(主要参加人)
[17] 国家“863”项目《镇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综合示范》第二分项“湿地—内湖系统的水质改善、泥沙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 主要参加人)
联系方式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210098);
Email:124997113@qq.com ; yanjing@hhu.edu.cn
Tel:13913974268